2011年11月23日 星期三

劍道的奇淫巧技

打劍道時, 像架拐子, 刺喉, 金剛飛拳, 打沒有防具的地方, 交鍔時點頭後偷打, 交劍後批哩啪啦劍如雨下.....這些奇淫巧技, 到底能不能用? 好還是不好? 有沒有品, 犯不犯規? 個人淺見如下:

打架燒邰, 非得分個你死我活的話, 那就:  一切許可, 包含法律禁止

選手權, 中正盃, 大專盃, 全運, 這種[意在真劍爭勝負]的, 那就:  一切許可, 除非法律禁止

合同練習, 地稽古, 到別人家親善試合的, 拜託請:  一切禁止, 除非法律許可

京都大會, 高段審查, 要秀氣品, 展風範的, 就:  一切禁止, 包含法律許可!

場所的奧妙, 也是人生的一部分....
碰到拿起竹刀就口吐白沫的[真刀派], 要怎麼辦? 就看您個人的抉擇囉

2011年11月6日 星期日

全日本選手權大會好看嗎?


雖然大家都說[全日本劍道選手權大會]是全日本水準最高的比賽
但是我覺得近7,8年的比賽真的不夠精采,
論節奏比不上玉龍旗/大學生的比賽明快
談華麗感跟氣品又離京都大會or八段戰有個距離......

⋯⋯ 主要的原因還是: 每位選手從縣代表到贏得優勝, 幾乎都是一路單淘汰選拔出來的, 加上有天皇御賜銀盃, 這個至高無上的榮譽下, 每個人都背著[輸不得]的壓力!

結果就是全力防守, 以不出錯為最高原則, 也不能說這樣不對, 比賽本來就跟五洲製藥一樣[先求不傷身體, 再求治療效果], 大家都以先求不死為先, 比賽的節奏就非常膠著無趣!


試想, 如果你花了十幾萬元到倫敦看溫布敦大滿貫網球公開賽, 然後看到 喬科維奇 納達爾 費德勒 羅迪克等一堆[名將]們, 每個人都在底線抽球底線抽球底線抽球底線抽球底線抽球底線抽球底線抽球底線抽球底線抽球底線抽球底線抽球底線抽球底線抽球底線抽球.........抽到有人凍抹條出界, 再繼續重新循環.....要我一定當場幹到沒力掉頭回家!


從這個角度, 高鍋 進還是一位很棒的職業選手, 起碼他隨時都在找機會[發球上網]!

其實要看又有subarasi waza美技頻出, 又要有高雅的氣品, 又不會[咖擦咖擦]兩分鐘只出兩劍的試合, 或許[東京都劍道祭]是不錯的選擇: 都是六七八段級的立合, 而且是聯誼性質的比賽, 大家反而都盡興放手一博, 金光強強滾, 閃電滿天飛......

時間在每年四月, 又可以順道賞櫻, 而且好像是[無料]的.....

嘻嘻, 說得嘴角全泡, 其實我也沒去過啦, 但是我知道Kaku song有親賭的...哪天有空還真想揪團一起去看看呢

2011年8月26日 星期五

韓國的地稽古片段.....

影片中的師範 黃豪文先生, 動作乾淨俐落大方, 值得欣賞學習!世界各地都有熱愛劍道的人呀!


這位黃老師背景我是完全不知道, 但是這樣的身手, 放在日本也應該是八段級的啦!


‎5'40"~6'15" 還有 7'05"~7'35" 黃老師一直要教的, 就是台灣的老師們常說的 [分輸] 沒有送出去......


我最缺的也是這個呀! 要好好練囉!

6'34" 的面すり上げ面真的沒話說!


 



有名的 醫師劍道家: 湯村正仁 範士八段



鳥取縣 的 湯村正仁 範士八段, 在日本是鼎鼎有名的醫師劍道家, 本身是外科(GS)的名醫, 更是劍道高手!

從年輕時候就活躍於各大比賽, 國體, 全日本都道府縣對抗, 東西對抗大會等都能看到師範的身影, 更是雖井蛙流  尚德練武館的 太田義人範士, 及 山根幸惠範士門下的名人

即使70高齡, 先生仍舊以柔軟的身形, 銳利的招式, 高雅的劍風聞名全日本

底下的影片, 應該是師範率領IGKC國際社會人劍道俱樂部 訪問韓國時拍攝的, 這把年紀還能如此, 真的是心嚮往之!

附帶一提, 師範左邊的 [平川], 就是國人熟知的 平川信夫 師範!





和藹可親的老師:





2011年8月13日 星期六

許介白老師於107回京都大會, 2011/5

京都大會, 就像是學術界的annual seminar 一樣, 各地來的學者, 把自己的研究結果, oral presentation 給同道中人評論分享, 劍士們也是把自己畢生的修練, 在短短幾分鐘的演武, 分享給所有的劍道人, 從戰前就開始舉行迄今已107年了....

參加資格只要是練士六段以上, 有人引薦就可報名, 通過審核後, 大會將依據報名者的年紀, 背景, 取得該段位的年資, 配對出合適的對手, 從練六到教八, 每年都會有500-600對, 得演個好幾天才能演完, 再加上居合, 古武道古流, 審查會等, 從4月底到5月7日, 整個京都可說是滿街劍道人, 真的應驗了那句話: [來了北京才知道自個兒官小.....、來了京都才知道自己劍道多鳥....]

演武時間一對只有兩分鐘, 練士跟教士組會有審判員裁示有效打擊與否(但是審判員不拿旗, 時間到也只有喊ここまで); 範士組的話, 審判員就不表態不做有效打擊宣告了, 只有時間到了ここまで鳴金收兵而已

因為是演武的性質, 所以除了打擊技的奧妙以外, [位]與[氣品]的表現, 初太刀的張力, [技の前]的攻防, 更是各家好手們欣賞的重點, 這跟[選手權大會]羅馬競技場純粹的成王敗寇, 又是另一番滋味了


大名鼎鼎的 台灣劍道聯盟會長 許介白老師 10多年來每年都參與盛會, 在日本也是響叮噹的一號名人, 影片是2011年許老師於京都大會的演武, 在此分享給同道們細細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