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劍體一致的考題:
打面, 竹劍剛碰到面部時, 右足在那裡?
1)空中
2)右腳尖剛好著地
3)右腳掌整個著地
4)以上皆可
我猜2因為竹劍剛碰到面部時應該是“斬”的動作剛開始吧此時右足應該正要踏下‧‧‧‧
我也來參加考試:近間合-空中一刀一足-腳尖遠間合-腳掌
看起來應該是三 可是題目旁邊的照片是一 最近看雜誌示範 結果一二三都有 打面與打小手似乎結果也有不同(呃 徐醫師不要扁偶...)
我也覺得是1常常看劍道日本或雜誌拍擊中面的霎那間,都是腳在空中~但這樣怎麼會是氣、劍、體一致呢??
公佈答案:跟據徐醫師的說明, 只要合乎有效打擊, 三種裁判都會要, 但只有2才是最完美的, 最合劍理的, 而且不管哪個距離都一樣, 要用右大腿抬的高度來調整同步synchronize, [ 斬 ] 不能只靠手腕與手臂, 尤其是申擊面, 一定要靠身體向下(千斤墜)的力道, 把刀由皮斬到骨頭裡所以, 動作正確的話, 縱使是155cm 46kg 拿37號劍的女子, 面打下來照樣會耳鳴, [ 還記得很久以前有位賣燒肉粽的壯男, 被一個跳樓自殺的弱女子壓死的社會新聞吧 ], 也就是說, 要讓對方的腦袋瓜去分擔大多數身體下墜的力量, 而不能讓自己的右腳去分擔身體下墜的力量, 不然, 右足底久了會很痛, 醫學上叫足底筋膜炎1. 是最常見的情形, 也很棒了, 起碼是對方的腦袋瓜來分擔, 但是因為氣劍體沒有100% synchronize 同步, 高手, 一定是等劍到了貼進皮膚才會架開(防止中途變招), 如果右腳還懸空, 身體容易被左右橫掃開來, 刀的垂直向量就會被銷減, 不過這種高手現代少見, 所以1也算OK啦 2. 當然是最理想了, 力量和1一樣強, 左右晃動的機會也最小, 但最難練 3.一定不行, 有這種毛病要改正, 不然久了右膝關節, 踝關節, 與足底會報銷 用射箭比喻的話, 1中靶了, 2正中靶心, 3脫靶了
7/18徐醫師特別再交代, 將答案說明得更完整, 以免引起網友誤解: 若是以人的肉眼看, 只要是劍打到面部時, 右腳同時落地, 就符合氣劍體一致的要求反之, 若連肉眼都明顯能看出不同步, 當然就不是氣劍體一致了 可是, 若以DVD 或高速連拍相機拍下來格放, 那情況就不同了: 以1而言, 就可以分成兩種情況:1-1: 劍尖剛打中面時, 右腳還在空中, 接著竹劍開始彎曲(真刀的話, 就是開始往骨頭裏切了), 右腳也持續向下-著地. 這種格放才看得出來的不同步, 以肉眼通常看起來是同步的, 也能把[斬]的精神做出來, 因此, 仍然勉強可以給分1-2: 劍尖剛打中面時, 右腳在空中, 可是之後, 竹劍沒往下斬, 又往後拉回, 右腳則持續向下著地, 這種動作, 只能切開表皮, 也不符合氣劍體一致, 而且也很容易穿幫, 也就是說, 法眼高強的裁判, 是有辦法察覺出[斬切不足]的 2. 的情況, 如果右腳尖著地算起, 到右腳掌整個著地的時間, 竹刀都緊貼著面部, 且向下彎曲, 待後腳送到定位時, 竹刀才脫離面部, 這個就是最合乎劍理的氣劍體一致 3.的情況. 腳先著地, 之後竹刀才碰到面部, 用肉眼也許不易分辨出來, 但是通常這種打法, 慢動作格放, 竹刀的彎曲度會減少(因為重力加速度都被右腳吸收掉了), 老練的裁判, 會聽出來聲音不夠紮實, 沒有ㄅㄛ聲, 有時候就會裁定不充分打擊 因此, 2才是標準答案
好細緻喔~請多增加這一類的題目
小熊醫師....您可以偷偷告訴我答案嗎@@
我猜2
回覆刪除因為竹劍剛碰到面部時
應該是“斬”的動作剛開始吧
此時右足應該正要踏下‧‧‧‧
我也來參加考試:
回覆刪除近間合-空中
一刀一足-腳尖
遠間合-腳掌
看起來應該是三 可是題目旁邊的照片是一 最近看雜誌示範 結果一二三都有 打面與打小手似乎結果也有不同(呃 徐醫師不要扁偶...)
回覆刪除我也覺得是1
回覆刪除常常看劍道日本或雜誌
拍擊中面的霎那間,都是腳在空中~
但這樣怎麼會是氣、劍、體一致呢??
公佈答案:
回覆刪除跟據徐醫師的說明, 只要合乎有效打擊, 三種裁判都會要,
但只有2才是最完美的, 最合劍理的, 而且不管哪個距離都一樣, 要用右大腿抬的高度來調整同步synchronize,
[ 斬 ] 不能只靠手腕與手臂, 尤其是申擊面, 一定要靠身體向下(千斤墜)的力道, 把刀由皮斬到骨頭裡
所以, 動作正確的話, 縱使是155cm 46kg 拿37號劍的女子, 面打下來照樣會耳鳴, [ 還記得很久以前有位賣燒肉粽的壯男, 被一個跳樓自殺的弱女子壓死的社會新聞吧 ],
也就是說, 要讓對方的腦袋瓜去分擔大多數身體下墜的力量, 而不能讓自己的右腳去分擔身體下墜的力量, 不然, 右足底久了會很痛, 醫學上叫足底筋膜炎
1. 是最常見的情形, 也很棒了, 起碼是對方的腦袋瓜來分擔, 但是因為氣劍體沒有100% synchronize 同步,
高手, 一定是等劍到了貼進皮膚才會架開(防止中途變招), 如果右腳還懸空, 身體容易被左右橫掃開來, 刀的垂直向量就會被銷減, 不過這種高手現代少見, 所以1也算OK啦
2. 當然是最理想了, 力量和1一樣強, 左右晃動的機會也最小, 但最難練
3.一定不行, 有這種毛病要改正, 不然久了右膝關節, 踝關節, 與足底會報銷
用射箭比喻的話, 1中靶了, 2正中靶心, 3脫靶了
7/18徐醫師特別再交代, 將答案說明得更完整, 以免引起網友誤解:
回覆刪除若是以人的肉眼看, 只要是劍打到面部時, 右腳同時落地, 就符合氣劍體一致的要求
反之, 若連肉眼都明顯能看出不同步, 當然就不是氣劍體一致了
可是, 若以DVD 或高速連拍相機拍下來格放, 那情況就不同了:
以1而言, 就可以分成兩種情況:
1-1: 劍尖剛打中面時, 右腳還在空中, 接著竹劍開始彎曲(真刀的話, 就是開始往骨頭裏切了), 右腳也持續向下-著地.
這種格放才看得出來的不同步, 以肉眼通常看起來是同步的, 也能把[斬]的精神做出來, 因此, 仍然勉強可以給分
1-2: 劍尖剛打中面時, 右腳在空中, 可是之後, 竹劍沒往下斬, 又往後拉回, 右腳則持續向下著地,
這種動作, 只能切開表皮, 也不符合氣劍體一致, 而且也很容易穿幫, 也就是說, 法眼高強的裁判, 是有辦法察覺出[斬切不足]的
2. 的情況, 如果右腳尖著地算起, 到右腳掌整個著地的時間, 竹刀都緊貼著面部, 且向下彎曲, 待後腳送到定位時, 竹刀才脫離面部, 這個就是最合乎劍理的氣劍體一致
3.的情況. 腳先著地, 之後竹刀才碰到面部, 用肉眼也許不易分辨出來, 但是通常這種打法, 慢動作格放, 竹刀的彎曲度會減少(因為重力加速度都被右腳吸收掉了), 老練的裁判, 會聽出來聲音不夠紮實, 沒有ㄅㄛ聲, 有時候就會裁定不充分打擊
因此, 2才是標準答案
好細緻喔~請多增加這一類的題目
回覆刪除小熊醫師....您可以偷偷告訴我答案嗎@@
回覆刪除